血脂高能补硒(硒与心血管疾病预防)

硒宝 11-09 10:11 15次浏览

血脂高能补硒(硒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硒宝网

傍晚在小区广场,67岁的王阿姨正和邻居们散步聊着天,忽然听到隔壁家嫂子感慨:“体检单上血脂高、心脏指标又不太好,医生让我注意‘膳食营养素补充’,特别提到‘硒’。

硒到底是什么?平常吃啥能补上来?”不少人面面相觑,心里犯起了嘀咕:“真的需要补硒吗?这跟心脏癌症防护有多大关系?”

有趣的是,王阿姨的儿子是一名副主任医师,前一阵也叮嘱她关注这件“小事”,还说现在身边越来越多慢性病、肿瘤都被发现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

血脂高能补硒(硒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硒宝网

究竟,硒这个陌生又关键的“防护盾”,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安排?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尤其哪些食物值得推荐?很多人以为补维生素最重要,却恰恰忽略了硒的作用。

关于硒,它其实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癌症风险上有大量权威研究支持。

但不少人每天餐桌重复,却陷入“补不到点子上”的误区,甚至误信“多多益善”的传言。今天,结合最新医学共识和权威指南,我们就来聊聊:“硒”为什么重要?怎么吃才靠谱?

硒到底有多重要?专家划重点

很多人一提起营养素,首先想到的是维生素C、钙、铁等,但近年来大量医学证据表明,硒在人体健康中特别突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膳食硒摄入低于推荐标准,部分“低硒区”居民心血管、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更高。

血脂高能补硒(硒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硒宝网

硒,作为抗氧化酶(比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能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动脉硬化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领衔团队曾指出,长期低硒摄入与冠心病、中风等风险密切相关。另一项哈佛大学对2.7万人为期15年的跟踪研究也显示,血硒充足的人群心血管发病率下降约16.4%,癌症风险降低近12%。

为什么硒能防癌?

其一,硒能调动免疫细胞活性,让“突变细胞”难以成气候;其二,国内一项2019年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临床数据证明,适量补硒人群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水平平均降幅达18.7%。

不过,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硒,必须靠外源摄入,且“过犹不及”,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人每日硒摄入量为60微克左右,过量同样有健康风险。

血脂高能补硒(硒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硒宝网

坚持科学补硒,4-8周内或可见这些变化

日常合理安排含硒丰富的食物,坚持4-8周后,身体有望出现这样几大积极转变:

心血管更“耐用”。临床数据表明,补硒后易患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组的血管弹性改善率达21.6%,心源性猝死及冠心病急性发作几率同步下降。

免疫力提升。中国医学科学院2022年多中心研究发现,轻度缺硒人群经饮食干预后免疫细胞活性提升13.3%,感冒、肠胃炎等常见疾病少发。

抗疲劳、精力更好。不少中老年人报道,补充富硒食物后“晨起乏力感减轻,晚上睡眠更香”。

血脂高能补硒(硒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硒宝网

肿瘤防控多一层屏障。国内20年追踪数据提示,低硒地区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比对照区高出26.5%,补硒干预后该指标明显下降。

这些“富硒食物”,才是餐桌上的硬本事

光知道硒好,吃对才最重要。不是所有日常常见食物都含硒高,这也是很多人“天天补,却补错”的误区。

坚果类(尤其是巴西坚果,每粒硒含量接近人体一天所需,但别贪多,一天1-2颗);动物内脏和海产品。如猪肝、鸡肝、虾、蟹,每100克可含硒30-70微克。海产品搭配更容易补足。杂粮、糙米、蛋类。鸡蛋尤其是蛋黄;黑米、荞麦等杂粮区比精白米面突出。香菇、大蒜等蔬菜。虽含量不算极高,但胜在膳食多样性,日常可作补充。

血脂高能补硒(硒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硒宝网

还有一点很关键:不同产地农产品中硒的含量差异巨大,高硒区的小麦或玉米含量是普通区的3~5倍,建议关注食材产地或选用“富硒”标签的主粮副食。

别轻信“毫无节制的补充”,科学补硒有讲究

权威医学杂志曾刊发警示:盲目补硒、过量服用保健品反而可能引发肝肾负担,甚至导致中毒。因此:

普通饮食结构合理者,可先尽量做到“食补优先”。如果长期摄入偏素、地处低硒区,建议由营养师监测后再考虑额外补充(如富硒酵母、小剂量补剂)。

不推荐自购高剂量补硒片、胶囊当成日常营养。很多市售保健品远超中国营养学会安全上限,不当摄入反增慢性病风险。

血脂高能补硒(硒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硒宝网

慢性病、孕妇、重大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硒。个体差异大,避免“拿来主义”生搬硬套。

每3-6个月建议复查微量元素、肝肾功能指标,科学调整补硒剂量。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0版)

陈君石,等.中国低硒区慢性病监控研究进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36(5):477-484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我国中老年人营养和元素状况报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