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

硒宝 10-29 10:09 26次浏览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我爸这心脏病,一年犯三回,都是秋天!”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68岁的周叔是社区有名的“老慢病大户”——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样样俱全。每年一到换季,尤其是入秋后,他的胸闷、气短、心悸就跟“闹钟”一样准时来敲门。

“你爸啊,是身体缺‘底子’,特别是‘硒’。”

这是周叔常去的那家三甲医院营养科主任说的——“很多中老年人秋冬心脏不稳、抵抗力差,很可能跟体内缺硒有关。”

你没听错,“硒”这个小矿物,跟心脏的关系,比你想象的还要深。

数据显示: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难怪中医里早有一句老话——“秋补硒,病不侵”

那么,硒到底有什么神奇作用?哪些人要特别注意“补硒”?又有哪些食物是天然高硒“心脏守护者”?

第3种,几乎家家有,却常被误会是“发物”。

“硒”到底对心脏有多重要?

你可能不知道,硒在体内虽只占微量,却是维持心脏功能的“大将军”。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硒是抗氧化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酶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血管壁不受损伤。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

一项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显示:

每天摄入足量硒的中老年人,其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降低了22.3%

而反过来,长期缺硒,则可能引发“克山病”(一种与心肌病变有关的地方病),并加重已有的心脏基础疾病。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你是不是开始意识到,硒对心脏健康的重要性,远比你想象的高?

尤其是在气温骤降、血管收缩频繁的秋天,适当补硒,真的是“保心护命”的一件大事。

坚持补硒,3个月后,身体可能发生这些变化

1.心率更平稳,心悸症状减少:

硒能提高心肌对氧的利用效率,改善心肌缺血情况,有助于稳定心律,减少心慌、气短等表现。

数据显示:补硒3个月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了约15.6%。

2.抵抗力增强,感冒次数变少: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秋季是流感高发季节,而硒能够提升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研究表明,硒摄入正常的人群,其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缺硒组。

3.血脂更平稳,动脉更通畅:

硒在调节血脂、预防血管硬化方面有积极作用,可以减少“坏胆固醇”(LDL)氧化,延缓斑块形成。

对患有高血脂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来说,硒的补充是日常调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当然,任何营养元素都不是“多多益善”,但对于心脏功能减弱、中老年人群、免疫力偏低的人来说,科学补硒,尤其在秋季,是身体恢复的重要“加速器”。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建议这样吃,这3种高硒食物,帮助改善

1.鸡蛋黄: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硒宝库”:

很多人害怕胆固醇,不敢吃蛋黄,其实鸡蛋黄中含有丰富的硒和胆碱,尤其适合心血管患者适量食用。

医生建议:早餐吃1个水煮蛋,是对心脏最温和的保护。

2.香菇:植物界的“抗氧化高手”: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香菇不只是美味,更是天然的“高硒蔬菜”。

研究表明,香菇中的硒以有机态存在,吸收率高达85%以上。

建议做法:香菇鸡汤、香菇炒菜,都是适合秋天进补又不上火的好选择。

3.黑木耳:活血又补硒,秋季心血管好搭档:

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植物胶质,以及可观的硒含量。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不过要注意:木耳一定要泡发后当天吃完,避免亚硝酸盐堆积。

烹饪建议:黑木耳炒瘦肉,或者炖汤,是老人易嚼、易吸收的健康搭配。

硒虽好,也别乱补,这3类人群尤其适合“秋季补硒”

1.心脏不好的人:

特别是曾有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肌炎等病史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度提高饮食中硒的摄入。

2.免疫力差、反复感冒的人:

硒是免疫细胞活性的“点火器”,长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抗病能力下降。

3.生活在“缺硒带”地区的人群: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我国大约有16个省市处于天然缺硒地区,如:陕西、四川、湖北、湖南部分地区,日常膳食中硒含量较低。

他们通过饮食补硒,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如果你是肝肾功能障碍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是否需要额外补硒,仍需咨询医生,切勿自行购买高剂量硒制剂乱吃。

健康,从一餐一饭开始,不妨今天就“硒”试试看

“硒”,这个你也许从没重视的小元素,其实早已悄悄影响着你的心脏健康。

它不是神药,却是你身体系统能否运转顺畅的“润滑剂”。

血脂稠能补硒(补硒对心脏的好处)-硒宝网

不要等到心脏“罢工”那天,才追悔莫及。与其担心突发的胸闷心悸,不如从今天起,好好吃一顿“硒”饭。

试试看:

你会发现,“秋补硒,病不侵”,真不是一句空话。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餐桌上,一口一口吃出来。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温馨提醒: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不能替代医生诊疗建议,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硒的补充也需结合个人情况,循序渐进,合理摄取。

参考资料:

《硒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进展》,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

《香菇营养成分分析与功能评价》,食品与发酵科技

《微量元素硒在慢性病中的作用》,中国公共卫生

《黑木耳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综述》,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克山病与硒缺乏关系研究进展》,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营养补充指南》2020年版

《中老年人心血管营养干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