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稠能补硒(硒与免疫力)

硒宝 10-27 10:07 31次浏览

血脂稠能补硒(硒与免疫力)-硒宝网

王阿姨今年刚刚退休,平时饮食很讲究,肉蛋奶蔬菜一样不落。然而,她最近却总觉得力气不够用,一到换季连感冒都拖好久。每次和姐妹聊天,总有谁提到“最近得癌症的人怎么这么多”。

一天王阿姨向社区医生咨询健康问题时,医生望着她的检查报告若有所思:“你的膳食结构其实不错,但有个细节很多人忽视了——硒。”王阿姨一听懵了,硒是什么,跟她身体“不给力”有关系吗?这个微小的元素,真的能让防癌和提升免疫力变得“不一样”吗?

血脂稠能补硒(硒与免疫力)-硒宝网

硒,到底是身体的“必需品”还是“鸡肋”?

在日常营养补充中,人们往往把目光放在补钙、补铁、补锌上,唯独对硒知之甚少。事实上,硒是参与多种关键生理活动的微量元素。它不仅能激活机体的免疫防线,从科学角度看,硒在体内主要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系统的核心成员身份,帮助身体清除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自由基如果像未灭的火星,长期累积,会让细胞受损,大幅增加慢性病乃至癌症的风险。

硒的重要性绝非传说。在一项涵盖上万人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显示,血硒水平较低的人,某些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肺癌的发病率往往更高。而这不是玄学,是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报道的真实数据。

更进一步,硒还能让免疫细胞“战斗力”爆表:研究证实,适当补充硒可提升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让身体在季节更替、病毒流行时的抗病能力明显增强。难怪美国癌症研究院将硒列为“值得重视的抗癌元素”。

血脂稠能补硒(硒与免疫力)-硒宝网

缺硒的后果却常被忽略。我国有超9亿人口生活在低硒带,像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土壤自然缺硒,当地居民摄入量跟不上,身体隐患就埋下了“雷”。缺硒的表现从疲劳、免疫力低下、经常生病,到严重的“克山病”(一种心肌病)都与其相关。而补硒也并非越多越好,成年人推荐摄入量为55微克/天,安全上限400微克/天。

坚持吃这3种食物,让身体收获“硒”防线的3重变化

面对内行的“健康防线”,最有效、最安全的补充方式,其实就在你每天的餐桌上。科学证据表明,天然食物中的硒更符合人体吸收规律,避免了保健品可能带来的超剂量风险。

第一种:巴西坚果

说到补硒,巴西坚果是实打实的C位担当:每1颗(约5克)就含约95微克硒,已接近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每天吃1-2颗即可,过多则可能导致硒中毒(表现为指甲脱落、胃肠不适等)。对于肥胖或血脂偏高者,也要注意控制热量。

血脂稠能补硒(硒与免疫力)-硒宝网

第二种:动物内脏

尤其以猪肝、鸡肝为代表,每100克含硒可达60微克左右。作为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的来源,猪肝还能一次性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但建议每周适量食用,来源需正规,餐桌安全始终要有保障。

第三种:海产品

深海鱼(如鲭鱼、金枪鱼)、贝类、虾等,每100克海产品含硒约40微克,并且动物性硒更易吸收。合理搭配,每周吃2-3次海鲜,不仅补硒,还能增加优质蛋白和欧咪伽-3脂肪酸的摄入。只是别每天食用,提防重金属积蓄风险。

除了上述高硒冠军,还有一些“补硒小能手”没那么显眼,却在你每天的饭菜里潜移默化地发力:鸡蛋、蘑菇、全麦谷物、大蒜、洋葱。尤其是大蒜,不但含硒,还可增强肝脏解毒能力,是很多慢性病患者餐桌上的“健康炸弹”。

血脂稠能补硒(硒与免疫力)-硒宝网

补硒有讲究,科学吃才扎实

硒虽低调,作用却分量十足。但任何营养素都有“量的边界”——吃多、吃少都不行。健康补硒,有以下实用建议: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正常成年人每日硒的推荐摄入量为55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可适当增加。

尽量通过食物补充,巴西坚果每日1-2颗、动物肝脏每周1-2次、海产品每周2-3次,做到品种多样、适量平衡。

长期素食者、偏爱精制谷物或经常消化吸收不良者,要更关注硒的摄入,可多选高硒食物或在专业营养师指导下额外补充。

血脂稠能补硒(硒与免疫力)-硒宝网

切忌自行购买高剂量硒剂或保健品,硒的摄入上限为400微克/天,超过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身体真正缺什么,靠实验室和医生说话。不要盲信夸大宣传,发现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慢性乏力等表现时,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测微量元素,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补充。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食物成分表(第7版)》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2023年修订版

《全民补硒日:硒被称为“防癌之王”?适当多吃4类食物不怕缺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