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硒的食物是(硒元素功能作用)

在中国湖北,有一片被上天眷顾的土地——恩施。这里山川俊美,资源富集,更藏着一种珍贵的健康密码:硒。它并非人工添加的化学符号,而是深植土壤的大自然恩赐。
硒到底是什么?缺少硒会产生哪些问题?如何科学补硒?支点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原公卫学院副院长、原卫生部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要实验室主任王治伦教授。
支点财经:请问硒元素是什么?它有哪些功能和作用?缺少硒会产生哪些问题?
王治伦:硒的元素符号为Se,英文名称为Selenium。硒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VIA族,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34。硒在工业上可以用作光敏材料、冶金催化等,硒也是人与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研究已经证实,缺硒能导致癌症、克山病等心血管病、大骨节病等骨关节病、与毒素和病毒有关的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甲状腺疾病、不孕不育病、脑部疾病、眼科疾病、贫血、免疫力低下及衰老痴呆等六大类40多种疾病。
目前,我国宏量营养过剩、微量营养缺乏的问题比较严重,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了缺硒更加突出。人体缺乏硒的主要征兆与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脱发、脱甲,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病变,少数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疼痛等神经症状体征及牙齿损害。
2.机体细胞会缺乏自我保护功能,全身的组织、脏器功能降低。
3.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精子活力下降;易患感冒,导致未老先衰。
4.一些器官相关疾病,如肠道、前列腺、乳腺、卵巢等的发病率高。
5.严重缺硒会引发克山病等心肌病和心血管病。
6.在脑血管方面,脑动脉硬化加重,脑血栓、脑栓塞的发生增多,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脑栓塞等通常治疗效果不佳。
7.在肝脏的急、慢性炎症期,由于硒的缺乏,肝脏缺乏自我保护功能。
8.在消化系统方面,由于缺硒,可出现消化性溃疡、原因不明的乳糜腹泻等。
9.严重缺硒会引发大骨节病等骨关节病、骨与关节发育不良,四肢关节增粗变形,导致骨关节功能障碍、行动不便。
支点财经:硒是补得越多越好吗?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科学补硒?
王治伦:补硒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对越好”。有机硒因为活性高、吸收率高、毒性低和可以长效储存等优点,已成为补硒的主要选择。尤其对于中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科学补充有机硒有助于防癌抗癌、预防疾病、延缓衰老、降低慢性病风险。
从食用方法来看,每天定量多次效果最好。以早餐为例,一般早晨和晚上各一次。由于硒通过食物摄入后,经过吸收、代谢,进入血液循环需要一些时间,这个过程预计小于一天。定量补硒之后,血液硒会有一个峰值,并逐步回落的变化。而定量多次补充,能够在适宜摄入量情况下,一天中血硒水平相对均衡保持在某一较高水平。如果一天一次食用硒,则体现的是一个更高的峰值,以及相对较长的低谷,硒在体内的代谢不均衡。所以,对于老年人,每日补硒二次至三次是更好的,可以补富含硒的动植物,但是富含硒的动植物因富硒标准所限,也可以补富硒产品。
支点财经:我们常见的需要补硒的地区都有哪些?您对补硒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治伦: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一条“缺硒带”。中国科学院谭见安教授主编、我参与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图集》显示,我国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流行地区,约占国土50%的地区是缺硒区。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查,我国约72%的地区是缺硒区。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约7亿人处于缺硒状态。因此,为了对7亿人民健康负责,如何选择科学补硒方式,避免硒中毒风险,已成为补硒中的重要问题。
研究补硒的剂量、补硒的安全性、有机硒与无机硒的本质区别等,不仅是理论需要,更是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合理膳食、精准补硒的迫切要求!大家应提高对地域性缺硒问题的认知,参考《中国土壤硒分布图谱》,结合自身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补硒方案。才能真正实现“精准营养”,让硒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我从事了近六十年硒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完成的《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获得了硒研究领域的最高国际科技成果奖——“克劳斯·施瓦茨奖”,使我深深感到硒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的研究充分说明,硒对人体有六大基本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毒、提高免疫力、保护和修复细胞、参与新陈代谢。硒元素在促进生长发育、延缓机体衰老、协助防治疾病、协助养生保健、防癌抗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做好科学补硒工作,让硒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