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硒就是补肾(鸡蛋含硒量)
“硒”这个词,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远超你我的想象。
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明确指出,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60微克的硒,而现实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低硒土壤,这意味着,很多人可能每天都在“缺硒”却不自知。
尤其在一些内陆地区,比如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土壤硒含量普遍偏低,这也导致那里的农作物天然含硒量不足,人体摄入量严重不达标。长期缺硒甚至会危及生命健康。
缺硒的后果,远比你想的严重
如果你以为缺点硒只是“没劲”,那就大错特错了。
缺硒最直接的后果,是免疫力下降。研究显示,硒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负责清除自由基的关键酶,能有效防止细胞受到氧化损伤。
缺硒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国河南、陕西等地爆发的“克山病”,就与严重缺硒直接相关。这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患者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另外,硒还有“抗癌微量元素”之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指出,适量补硒可提升人体细胞修复与抗氧化能力,有助于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尤其是肝癌、肺癌等与环境毒物密切相关的癌种。
富含硒的食物,真的不多
正因为土壤含硒基数偏低,加上食物链的层层递减,现实中真正富含硒的食物屈指可数。
很多人吃了大量蔬菜水果、喝汤健身,却依然缺硒。关键就在于,吃对食物比吃多更重要。
下面这五种食物,不仅含硒量高,而且容易获取,关键是——价格亲民,不吃肉也能补硒。其中第一种,甚至是你餐桌上最不起眼的家常小物。
第一名:鸡蛋(尤其是蛋黄)
是不是没想到?一颗小小的鸡蛋,竟然是天然的“硒仓库”。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每100克鸡蛋中含有约30微克硒,尤其是蛋黄部分,含硒量更高,几乎占据整个鸡蛋的70%。
更关键的是,鸡蛋中的硒是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相比起保健品中的无机硒,更安全,也更高效。
每天一个鸡蛋,不仅补硒,还能摄入优质蛋白、卵磷脂、胆碱等多种营养物质。真的是物超所值的“国民营养弹”。
第二名:黑芝麻
黑芝麻不仅是补肾润发的好东西,它的含硒量也让人惊喜。
每100克黑芝麻含硒约17微克。别小看这个数据,考虑到日常食用量,一汤匙黑芝麻(约15克),就能提供2.5微克以上的硒。
而且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钙、铁、镁等矿物质,是中老年人补硒补钙的黄金食物。
炒熟后撒在米饭、粥、馒头上,既香又营养,每天都能轻松摄入硒元素。
第三名:香菇(干香菇更优)
不少人知道香菇是“菌中之王”,但不知道它也是“补硒好手”。
香菇的含硒量在食用菌中属于上等。尤其是日晒过的干香菇,每100克可提供20微克左右的硒。
而且香菇富含多糖类物质,研究显示,香菇多糖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还能抗病毒、抗炎,对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有一定帮助。
香菇炒菜、煲汤、蒸肉都非常百搭,是日常饮食中最容易坚持的“补硒菜”。
第四名:巴西坚果(每颗就是“硒弹”)
这是一种在南美洲很常见、在国内逐渐流行的坚果。
巴西坚果的硒含量高得惊人,每100克含硒高达1917微克,一颗坚果(约5克)就含有近95微克,几乎是成年人一天的摄入上限。
但要注意,这种坚果不宜多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吃1~2颗即可,过量反而可能导致硒中毒,表现为脱发、指甲变脆、胃肠不适等。
适合当作偶尔补硒的应急“补给弹”,但不宜作为主力食物。
第五名:海带紫菜等海藻类
海产品中,除了鱼虾,还有被忽视的“补硒宝藏”——海带、紫菜。
这些海藻类食物由于生长在富硒海洋环境中,天然含硒量较高。每100克干紫菜含硒约15微克。
同时,它们还含有丰富的碘、钙、铁、膳食纤维,对甲状腺功能、心血管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一碗紫菜蛋花汤,远比你想象的更有营养。
吃硒也讲究“度”:别多也别少
硒虽好,但不是越多越好。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明确表示,成年人每天摄入硒量不宜超过400微克。长期高硒摄入可能引发硒中毒,伤及肝肾功能。
最好的方式,是从天然食物中获得硒,不建议自行服用硒补充剂,尤其是孕妇、儿童、老年人,更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小结:补硒不靠药,靠吃对
说到底,补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靠昂贵的保健品。
关键是:吃对东西,吃得经常。鸡蛋、黑芝麻、香菇、巴西坚果、紫菜这些食物,都是你我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得的补硒利器。
别等身体出问题了才想起“缺硒”,从今天起,多吃一点“硒食”,让免疫力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