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补硒陕西(恩施玉露制作工艺)

硒宝 07-04 10:06 6次浏览

康养恩施 “硒”望无限

——“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荆楚三农亮点”系列报道之恩施篇(二)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王海 记者 邵林喜 刘增璋 郝钊龙)恩施市因硒而美,因硒而贵,因硒而声名鹊起。6月14日,“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荆楚三农亮点”采访团走进恩施市,感受“世界硒都”是如何做大硒平台,做强硒产业,做足硒文章的。

小茶叶大产业 做好富硒茶文章

近年来,恩施市借助硒资源优势,把茶叶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创新茶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茶产业。采访团一行随后来到恩施市凯迪克富硒茶业公司、恩施花枝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采访。

今年4月28日,恩施玉露与利川红一起,作为2018国事活动茶叙用茶,经人民日报官微报道后,一夜刷屏,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网红”。“恩施玉露”因绿而红。

“恩施玉露传统制作工艺包括采茶、蒸汽杀青、扇干水汽、铲头毛火、揉捻、铲二毛火、整形上光、拣挑、品茗九道工序,道道要求手法精准。2014年11月11日,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15年10月10日,‘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并授牌。”恩施市凯迪克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开普向记者们介绍到。

科学补硒陕西(恩施玉露制作工艺)-硒宝网

恩施市凯迪克富硒茶业公司,制茶师傅们正炒头毛火。

据了解,恩施市凯迪克富硒茶业公司,是恩施玉露区域公用品牌的主要使用者之一。该公司所生产的“恩施玉露”茶采用柴火烘焙,并由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团队按传统手工工艺精心搓制而成,所制玉露形似松针,外形紧细圆直,色泽翠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明亮,其奇特的蒸汽杀青工艺,使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完美地保持了原质原色。随后,采访团走进该公司,现场观看了恩施玉露传统制作工艺第十二代传承人徐凌师傅制茶。

科学补硒陕西(恩施玉露制作工艺)-硒宝网

在恩施花枝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茶农吕真伟向记者们讲述他种茶及加入合作社后生活的变化。

恩施花枝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5年6月成立以来,依托恩施优质富硒茶叶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在短短的几年间,逐步发展壮大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我种茶已经20多年了,加入了合作社以后,自己7.5亩的茶园收入显著提高,销售也有保障,茶叶价格比市场价高,农民能得到实惠,跟着合作社,种放心茶,卖高价。”茶农吕真伟激动地向采访团介绍到。

据介绍,该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茶叶加工流水线,实现了清洁化、连续化生产,其产品主要有花枝茶、恩施玉露、恩施硒茶三大系列50多个品种,产品均已通过“三品”认证。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花枝茶”专卖店和经销商50余家,公司采取O2O营销模式,实现网上销售、网下体验,独特的内在品质赢得了众多消费者青睐。

科学补硒陕西(恩施玉露制作工艺)-硒宝网

采访团在徕福硒业总部一楼参观硒文化传播及硒品体验店

新时代新“硒”望 开启健康“硒”生活

在徕福硒业公司,采访团参观了徕福硒业所建二坡山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及博士工作站、湖北省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并参观了由徕福硒业牵头搭建的恩施富硒产业联盟总部服务品台和硒品体验中心。

采访现场,徕福硒业董事长黄毅华为采访团一行介绍了“硒品+硒游+硒养”多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院企合作共建专家大院推行的“1121+X”扶贫开发模式,对有效解决了农村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技术指导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探索出了一些很好的经验。

在恩施市政府引导和支持下,2015年,该公司联合其他富硒产业龙头企业建立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富硒产业联盟,向社会提供硒产品展示交易、配送、质控、成果转化等服务。

科学补硒陕西(恩施玉露制作工艺)-硒宝网

在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块硒矿石吸引了众人目光。

“这就是硒矿石,在恩施市有全球唯一独立的硒矿床,境内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这也是恩施被称为世界硒都、中国硒谷的主要原因。”德源旗下硒德生物有限公司工厂厂长韩明洪介绍。在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记者们纷纷拿着手中的相机对着这块“硒矿石”进行拍照。

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于硒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产业化发展公司,依托世界硒都湖北恩施的资源优势,以助力健康中国与促进产业崛起为核心使命,以“硒与大健康产业的集大成者”为发展定位,坚持科技创新战略,积极推进硒与大健康产业结合落地。

据了解,从2015年至今,德源公司已通过自身渠道及“科学补硒·健康生活”科普教育活动,吸引近10万人次来到恩施参加硒都养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