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补硒技术(仔猪存活率提高)
t: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仔猪的存活率、生长性能以及母猪的后续繁殖能力。以下是具体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1.营养调控:产前调整,产前3天逐渐减少饲料量(至1.5-2kg/天),避免产后便秘或乳房炎;分娩当天仅提供温水或麸皮汤。
→2.产后恢复:分娩后逐渐增加饲喂量,产后3-5天恢复至自由采食(约6-8kg/天),保证高蛋白(16-18%)高能量(3.1-3.3Mcal/kg)日粮,添加维生素E、硒和优质鱼粉。
→3.饮水充足:泌乳期母猪需大量饮水(30-40L/天),缺水会显著降低泌乳量。
·二、环境管理:
→1.温度控制:母猪适宜温度18-22°C,避免高温(28°)导致采食量下降,可使用风扇或滴水降温。
→2.卫生消毒:保持产床干燥清洁,每日清理粪便定期消毒(如碘制剂),减少乳房炎风险。
→3.健康监测:乳房护理,检查乳房是否红肿硬块及时按摩或热敷;对无乳/少乳母猪可注射催产素或饲喂中药催乳剂(如王不留行)。
→4.产后疾病预防:关注子宫炎(恶露异常)、便秘等问题,可添加益生菌或轻泻剂(如硫酸镁)。
·三、哺乳管理:固定乳头,帮助弱小仔猪吸吮前部乳汁多的乳头,确保均匀生长。分批哺乳:对产仔数过多(如15头以上)的母猪可分批哺乳或使用寄养。
·四、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1.初乳管理:初乳摄入,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提供免疫球蛋白),摄入量至少200g/头,弱小仔猪辅助人工辅助固定乳头或灌服初乳。
→2.保温防压:温度控制,出生后1周保温箱温度32-35°C,后续每周降2°C,使用保温灯或电热板。防压措施:设置护仔栏定时巡查(尤其产后3天),避免母猪压死仔猪。
→3.补料与教槽:教槽时间,5-7日龄开始提供优质教槽料(高消化率、适口性好),少量多次刺激肠道发育。
→补铁补硒:出生后3天内注射铁剂(如右旋糖酐铁1-2mL)预防贫血。
→缺硒地区补亚硒酸钠。
·4.疾病防控腹泻预防:保持产房干燥,控制大肠杆菌感染(如口服抗生素或疫苗);发生腹泻时及时补液(口服补液盐)。
→剪牙断尾:出生24小时内剪除犬齿(防咬伤乳头),断尾(留1/3)减少咬尾应激。
·5.寄养与分批断奶寄养原则:仔猪出生48小时内完成寄养,选择母猪泌乳力强、产期相近的个体。分批断奶:弱小仔猪可延迟断奶,或采用”渐进式断奶”减少应激。
·三常见问题与应急处理:
→1.母猪拒哺:检查是否乳房疼痛,必要时注射镇静剂(如氯丙嗪)人工辅助哺乳。
→2.仔猪低血糖:对虚弱仔猪口服葡萄糖(10%溶液)或腹腔注射。
→3.乳房炎处理:挤出发炎乳区乳汁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局部涂抹鱼石脂软膏。
·四断奶过渡管理:母猪断奶前减料:断奶前3天减少饲喂量至3kg/天促进回乳。仔猪断奶准备:断奶前1周增加教槽料饲喂量,确保日采食量达200g以上。环境过渡:断奶后保持原圈饲养3-5天逐步更换饲料。
总结:哺乳期管理的核心是保障母猪泌乳力,减少仔猪应激和疾病风险。需注意细节操作(如初乳管理温度控制),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定期记录母猪采食量、仔猪增重等数据,及时优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