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富硒地区(富硒地区排名)

硒宝 05-06 10:07 15次浏览

十大富硒地区(富硒地区排名)-硒宝网

十大富硒地区(富硒地区排名)-硒宝网

富硒燕麦

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据籽实是否带壳可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两大类。其中,裸燕麦起源于我国并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宝贵的健康食物源和优质饲料源,在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生产成本高、种植环境要求高、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地区减少了燕麦种植面积,导致国内燕麦市场缺口较大。国际燕麦产业信息显示,我国2020年进口燕麦350kt,进口率35.7%。这表明,我国是燕麦进口大国,国内对燕麦的需求潜力巨大。如何发挥我国地形地貌多样的资源优势,挖掘燕麦生产潜力,提高燕麦附加值,激发农户种植热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沽源县燕麦种植优势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及适宜的气候

燕麦喜冷凉,属低温类作物,多种植在北纬35°~50°的高纬度、高海拔、高寒地区。华北地区是我国最大食用燕麦集中产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80%,产量占全国的70%。位于北纬41°~43°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与河北省张家口沽源县,海拔1300~1800米,符合燕麦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世界公认的燕麦黄金生长纬度带。

燕麦全生育期需5℃以上积温1300~1900℃;发芽最低温度2~4℃,幼苗能耐短时间的低温。出苗期至分蘖期适宜温度为13~15℃;拔节期至孕穗期适宜温度20℃;抽穗期适宜温度18℃;开花期适宜温度20~24℃;灌浆期适宜温度15~17℃,要求昼夜温差大。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蒸腾系数597,在禾谷类作物中仅次于水稻,故高温对燕麦的影响显著,这也是燕麦适宜在沽源县种植的重要原因。

(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自土地实现集约化、标准化,作为沽源县地方特色作物的燕麦成为土壤轮作倒茬的理想选择。燕麦茬口不仅保护了土壤中微生物菌群,还延续了土地几千年来堆积的有机质,是旱薄地、盐碱地和退化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以及耕地闲季覆盖的有效作物和特殊“生态作物”,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渐增加,人们开始意识到膳食保健的重要性。从2001年起,我国燕麦的消费量逐年提高,由2011年的350kt上升至2020年的980kt,其中食用消费量占40%左右。我国燕麦片从人均年消费量0.63kg增加至0.90kg,虽然比主要燕麦消费国家消费量(2.8kg~3.4kg)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如果人均消费上升0.1kg,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将增加至少140kt燕麦需求量。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沽源县的燕麦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沽源县富硒土地概况及相关试验研究

(一)沽源县富硒土地概况

2016—2017年,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与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在沽源县开展农业地质调查,发现了大面积的富硒土地。沽源县富硒区主要沿河道两侧的坡地或洼地呈带状分布,有以下分布带:闪电河水库上游和下游地区;小河子—小厂一带的葫芦河两侧;高山堡以西—公鸡淖一带;白土窑—西辛营一带。根据现行的富硒土壤评价标准,土壤中硒元素含量超过0.4mg/kg即可认定该土壤为富硒土壤。调研发现,沽源县硒含量大于0.4mg/kg的土地面积约为102hm2;硒含量在0.3mg/kg~0.4mg/kg的土地面积约为176hm2;硒含量在0.2mg/kg~0.3mg/kg的土地面积约为84hm2。大面积富硒土地的发现,为沽源县发展富硒燕麦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不同作物对硒元素吸收富集的差异性试验研究

为深入研究农作物对土壤硒元素吸收的规律,沽源县在土壤富硒区及周边地区设燕麦、土豆、牧草、菜花等农作物试验,并于农作物成熟阶段分别采集10件,监测各种作物对硒元素的吸收情况,具体数值见表1。

十大富硒地区(富硒地区排名)-硒宝网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规定,农产品中硒含量达到0.01mg/kg~0.1mg/kg即为富硒农产品。表1中采集的10件菜花中,只有2件硒含量超过0.01mg/kg为富硒菜花,而燕麦、土豆、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强于蔬菜类菜花。因此,沽源县富硒区内燕麦吸收硒元素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作物,是天然的富硒农作物,对今后沽源县打造富硒燕麦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推动沽源县富硒燕麦产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对不同农产品吸收硒元素的比较来看,沿着沽源县河流流域两侧的燕麦等水分含量低的农作物的硒含量均达到了富硒标准,而菜花等蔬菜类农作物因为水分含量高,硒元素含量相对偏低。因此,沽源县富硒区应该侧重富硒燕麦等农作物的种植。燕麦作为当地优势作物,具备成为地方名优特产品的潜力。而富硒土地的发现,不仅有利于打造高端燕麦产品,提高燕麦附加值,更有利于激励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扩大燕麦种植面积。

此外,紧邻沽源县的太仆寺旗在燕麦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喷施硒元素营养液,依托沽源县富硒燕麦平台,做到蒙、冀两地燕麦生产加工的协同发展与深度融合,在该地区形成以燕麦产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市场,实现两地乡村的共同富裕,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