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科学补硒(科学补硒的重要性)

硒宝 11-21 10:06 2次浏览

目录

TOCo”1-3″hzu补硒要有“度” 1

科学补硒的重要性 3

适量补硒 过犹不及 3

中国人为什么需要补硒 3

6类人群需补硒 3

补硒4原则 3

补硒要有“度”

与铁、锌等微量元素不同,硒是有毒性的,但是功能也是无可替代的。人们应有意识科学补硒。

富硒大米、富硒水果、甚至还有富硒螃蟹,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补硒食品,消费者感到一头雾水,听说过补碘、补铁,但是补硒又是怎么回事?如何科学补硒呢?2011年12月2日,“硒与人体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卫生部食品卫生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强调,要均衡营养补硒,盲目补硒后果严重。

国人膳食硒摄入量偏低

谈到对缺硒的研究,陈君石院士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缺硒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国家,并且得到了世界学术界公认。

1935年,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发现了一种地方性的新疾病,它起病非常急,病死率很高。由于这种病发生在克山县,现在也把这种病称之为克山病。陈君石院士曾经参与有关克山病的研究工作。

陈君石所在的课题组调查发现,这一地区的人群中血液和头发,包括土壤里面的硒的含量非常低。专家组决定尝试通过补硒的方式来治疗克山病。在1974年和1975年连续两年,在克山县同一个地区,专家组进行了补硒的对照试验,有一些人吃亚硒酸钠片,每人一天一片,而另外一些人不服用。通过对比试验,专家得出结论,补硒的人群克山病的得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克山病是缺硒的一种表现,而我国克山病的分布图显示,它从东北到西南,黑龙江到四川,一个狭长的地带,这个地带正好和我们的缺硒地带是完全重叠的。”陈君石院士说。

相关全国营养调查揭示,我国城市人口中有70%的人膳食硒摄入量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50微克的最低日推荐摄入量,而在农村这一比例达到79%。

天脉科学补硒(科学补硒的重要性)-硒宝网

“对比一些欧美国家硒的每日摄入量在77微克到191微克,我国居民的硒摄入量比较低,每日仅有28微克到40微克。硒的缺乏,直接影响缺硒带范围内国民的健康水平。”陈君石院士强调。

国内外的科学研究表明硒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是人类和动物生命中必需的,在保障人体方面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免疫调节、抗疲劳、抗氧化、防衰老。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低下是多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的重要原因。

“适当补充硒有利于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帮助人体抵抗急性传染病,例如流感。要发挥这些作用,硒的摄入量要高于推荐摄入量。”中国人普遍缺硒,仅靠膳食摄取是不够的,应有意识科学补硒,陈君石指出。

缺硒会增加患癌症风险

但是,缺硒是否一定会得病呢?陈君石院士表示,在中国的这些研究以前,科学家们就知道硒是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比如,羊缺了硒以后,就会得白肌病,马也不能缺硒。但是没有证据证明人不能缺硒。

英国细胞与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研究员、纽卡斯尔大学医学院教授赫科斯指出,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硒摄入量低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性。

“尽管硒与结肠癌的发病率还不能下肯定结论,但有很强的证据表明低硒与结肠息肉发生有关。”赫科斯教授认为。

国内的临床专家也对硒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上海大学医学院营养系顾问史奎雄教授说,“在我们的工作中发现,在胃癌病人的血清里硒的含量特别低,硒与胃癌的死亡率呈负相关。”

同时,史奎雄教授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亚硒酸钠对胃癌、肠癌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在人群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到,癌变的肝病病人、胃癌的病人用了以后有良好的阻断作用。同时,硒对人体慢性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

“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补硒对于进行放化疗的癌症病人至关重要,硒可以减低放化疗的副作用,使病人白细胞减少、脱发等症状减少,尤其是在放化疗前进行补硒效果更好。”史奎雄教授强调。

均衡营养补硒要科学

补硒对于人体这么重要,我们能不能在我国均衡营养补硒要科学普遍采用补硒措施呢?陈君石院士表示反对,“因为与铁、锌等微量元素不同,硒是有毒性的,它的安全性跟其他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一样,但是功能也是无可替代的,它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我们不会主张全民来补硒。”

陈君石院士解释说,从硒的安全性研究看,硒的有效量和毒性量非常接近,我们称之为安全范围比较窄,容易造成过量。

临床研究发现,过量的摄入硒可导致中毒,出现脱发、脱甲等。临床所见的硒过量而致的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最主要的中毒原因就是机体直接或间接地摄人、接触大量的硒,包括职业性、地域性原因,饮食习惯及滥用药物等。而近年来,一种纳米级的“红色单质硒”在补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上,都有新的突破,备受科学领域、医疗行业的关注。

必须正确看待硒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硒对相当多的慢性疾病的预防和部分阻断方面有确定性作用,但是不能将硒的作用盲目扩大。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给硒赋予它不太应该承担的责任,否则就会将补硒变成神话。

科学补硒的重要性

天脉科学补硒(科学补硒的重要性)-硒宝网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曾掀起一股补硒热潮,商业的喧嚣过后,医学界的相关研究并未归于沉寂。进入21世纪以来,在学术杂志上正式发表的硒研究报告还在不断增加。

硒的生物作用、

硒作为一种对人和动物有益的基本微量营养素,其作用得到了进一步肯定。营养学家将半胱氨酸氰硒盐称为第21种氨基酸,它存在于硒蛋白的活性部位。硒蛋白具有抗氧化、甲状腺素代谢和免疫应答等生物功能,与人类疾病,如癌症,克山病,病毒感染,男性不育、免疫应答异常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

硒的有效性

从2008~2009年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来看,一系列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都进一步显示硒的有效性。现举例说明。

硒与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5-FU)联合使用,可有效克服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耐药性。另外,非洲裔美国男子血清硒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生率成反比。合成的异硒氰酸盐通过靶向作用,可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凋亡,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生长。

既往的人群研究也证明,补硒可以降低肝癌高发区的发病率。补硒不仅可降低低硒地区克山病(一种致死性慢性心肌疾病)的发病,最近还有成功治疗缺硒引起心力衰竭的报道。

硒与锌联合应用可治疗汞和镉中毒。

哮喘病人在应用抗炎药物的同时给予硒,可稳定被激活的血小板,有益于哮喘的缓解。另外,硒可减轻酒精性肝损害。补碘的同时补硒,可增加治疗缺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效果。硒摄入与代谢综合征表现呈负相关,硒可抑制超重引起的体内低度慢性炎症,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

高危人群需补硒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了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中应有50`250微克硒。而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硒摄入量仅约为50微克。要追求健康,预防疾病,每个人都应补充一种安全,高效的硒制品,以强化补硒。肿瘤患者,肝病病人,呼吸道疾病患者等更应该通过补硒来改善和帮助身体康复。

补硒的重要性需要深入研究

硒的有效性促使人们继续研究硒在预防癌症和其他疾病方面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这类针对人群的研究往往不能严格控制所有致癌因素,远不像在动物身上实验来得单纯,且有些研究结果规定的硒摄入量是否恰当也需要探讨。有专家认为,一天200微克的补硒量还达不到防癌的需要。再说,我国确实存在低硒地带,这种自然因素对该地区居民健康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值得大家关注。

适量补硒 过犹不及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命营养素。对于糖尿病患者与微量元素硒的关系,目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有的赞成补硒,而另一些人则反对补硒。

两种观点引发的争论

第一种看法是缺硒可诱发糖尿病。据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缺硒是患糖尿病的诱因之一,缺硒会出现一系列糖尿病症状。日本学者也发现微量元素硒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可以调节体内的糖代谢,尤其能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症状。另一种看法是补硒可能加重糖尿病。英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血液中的硒含量越高,患糖尿病的风险性就越大。他们认为,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硒补充物,否则很可能加重病情。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补硒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究竟要不要补硒?

天脉科学补硒(科学补硒的重要性)-硒宝网

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硒对糖尿病的防治有益,不仅如此,硒对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患者也是有益的,即使是健康的人也不可或缺。关键在于如何知道我们体内是否缺硒。您可以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检测手段得到体内血硒水平。如果无法检测,也可以通过膳食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等做出相应判断。缺则补,反之则不必额外增加。有一点要明确:缺硒不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听信商家夸大宣传,不能以为补硒就包治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策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用药、定期监测,使糖尿病得以控制。没有这个前提,缺硒者补硒也无济于事。

我们需要多少硒?

对于确定应该补硒的人来说,下一步就是要弄清楚该补多少。在不同地区,正常人群日摄入的阈值是不同的。2002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成人膳食硒推荐摄入量(RNI)为50微克/天,即健康人每天至少需要50微克硒。对于肿瘤、糖尿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易发家族,及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病、肿瘤患者等特殊人群,专家建议每天应补充100~200微克硒。营养学会制定的硒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400微克/天,即硒的摄入量超过这个剂量,就可能出现对健康不利的影响。

补硒有哪些方式?

到底应该通过饮食补硒,还是通过硒制剂补硒呢?我们认为,硒毕竟是微量营养素,不能过量,否则会事与愿违。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也包括糖尿病病人)不会缺硒。如果真的缺硒,首先要科学调理饮食,食物补硒一般就足够了,并且也是最安全的。一般来说,含蛋白质高的食品含硒量较高,动物内脏>海产品>鱼类>蛋类>肉类>蔬菜>水果。举例来说:一天主食中有小麦粉100克(硒6.4微克),鸡蛋1个(硒12微克),鲢鱼100克(硒25微克),鲜蘑菇100克(硒12微克),即可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硒摄入量。大蒜头、猪肾都会增加硒的摄入量,但内脏中胆固醇高,所以不能经常吃,也不宜大量吃。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常吃含硒高的食物有益于健康且安全。在明确硒缺乏时,可以通过硒制剂补充,但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下服用。一要注意补硒量,二要注意补硒时间,防止过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人为什么需要补硒

陈君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我国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工作及国家标准创始人之一。亚洲毒理学会主席。

饮食中的硒往往无法达到人体最佳摄入量

硒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需矿物质元素,硒摄入不足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硒可以抵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和保护人体抵御外来有害物质。但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硒,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硒主要来源于食物。 动物内脏及禽蛋含硒量高,但脂肪和胆固醇也高,人们不宜多食;虾、蟹等海产品的硒含量高,但人体利用率低;粮食、蔬菜和水果的硒含量低,对人体所需硒摄入量贡献不大。再加上,我国从东北(如黑龙江)到西南(如四川、云南)有一条低硒地带,那里生产的食物硒含量都偏低,如果不是特别注意膳食调配,容易造成膳食硒不足。

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一些天然药草类食物因为含有硒而变得珍贵。例如,人参的延缓衰老功效,与其含硒较多有关;灵芝、冬虫夏草能防癌抗癌、调节免疫,硒也是其主要成分之一;黄芪、大蒜的补气消炎、抗癌消炎功效,也与其含有较多硒有关。

专家建议:追求健康的人们,除应在常规饮食中通过平衡膳食保证自己每天有足够的硒摄入量以外,还可考虑使用安全的硒强化食品或补充剂。

长期补硒安全性如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服用适当量的硒补充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体健康,增强抗病能力。我国推荐硒的摄入量为每人每天60~100微克。硒以各种各样的硒化合物出现,例如,在德国就有含硒的药物——以硒作为主要成分;在中国也有亚硒酸钠,过去是作为健字号,现在是药准字号,为非处方药。还有些含硒的制品属保健品,例如一种叫硒旺的纳米硒。不管硒是作为药物,还是保健品,应用的最大限制就是硒的毒性,这是公认的。硒的有效量和毒性量接近,我们称之为安全范围比较窄,容易造成过量。硒旺的纳米硒最大优点就是毒性低,也就是说其安全性比较高。

那么,长期服用纳米硒安全吗?我们曾做过纳米硒(硒旺)的毒性实验。我们将无机的亚硒酸钠和有机的硒蛋白与纳米硒做比较。结果证实,在同样水平之下,吃纳米硒的动物无论从体重、器官病变、血常规等方面,均比吃亚硒酸钠和硒蛋白毒性要低。因此可以认为,长期按规定服用纳米硒,其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硒对人体健康是有好处的,但应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和病情加以应用。一般的说,除癌症患者在放化疗期间需要补充较大剂量硒以外,成人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400微克。

天脉科学补硒(科学补硒的重要性)-硒宝网

适当补硒,控制糖尿病的措施之一字数:1239 字号:大 中 小

硒是构成人体重要成分的必需微量元素。硒与人类及其他物种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其生理作用多样,包括消除脂质过氧化产物、保护生物膜、抗自由基、抗衰老、消除毒素、参与核酸、蛋白质和粘多糖的合成及代谢、参与免疫调节等。

适当补硒,控制糖尿病的措施之一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 黄 勤

研究证实,糖尿病的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硒的缺乏在糖尿病发病中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硒可能从以下2个方面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缺硒可能影响胰岛功效。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现有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40万。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硒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提示缺硒可能是诱发糖尿病的因素之一。硒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胰岛,防止胰岛β细胞受过氧化物的损伤和干扰,从而维持其正常的分泌功能。有研究观察到,硒缺乏会造成胰腺组织出现空泡、萎缩和纤维化,这些改变随缺硒程度的增加而越发严重。

* 硒有辅助降糖及缓解部分症状的作用。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减退,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而硒的抗氧化作用可以起到保护及修复胰岛β细胞,维持正常分泌功能的作用。国外有人给老年糖尿病患者加服硒制剂,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前下降,口干等症状得到缓解。硒还能增强脂肪、肌肉等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抑制肝脏糖原异生和分解,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如此,既能降糖又能保证细胞的能量代谢,故硒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补硒呢?目前认为,患者在补硒时应关注以下3点注意事项:

1 精选食物、注重搭配。硒含量较高的食品有啤酒酵母、小麦胚芽、大蒜、芦笋、蘑菇、芝麻,海产品如大虾、金枪鱼、沙丁鱼等,某些植物如黄芪、莎草、紫苑及苜蓿等。然而,机体对硒的吸收率因食品而异,如菌类所含硒的利用率较高,可达到70%~90%,而鱼类及谷物所含硒的利用率较低,只有70%左右。此外,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A、C、E 的食品有助于硒的吸收。

2 保健制品,细心明辨。随着补硒热潮的兴起,补硒保健品也层出不穷。市场上含硒的保健品有很多,患者在仔细研读其主要成分及适应证时,更应关注这种制剂是否经过国家卫生部或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择和补充硒制品,如低毒、高效的纳米硒。

3 分清人群,适量补充。调查显示,我国有2/3的人口硒摄入不足,即使是作为富硒地区的东南沿海城市,食物中硒含量也只有0.1ppm(此数值系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因此,理论上说,每个国人都需要补硒。适量补硒,如7岁以上的人群每日补硒约50 微克,能增强健康人群的免疫力;保护儿童眼睛;减少中老年人慢性疾病,如肿瘤的发生。糖尿病人按需补硒,对病情的控制有辅助作用。

6类人群需补硒

微量元素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抗氧化中起重要作用,并有抗衰老、抗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那么,究竟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检测硒的含量、需要补硒?

肝病患者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硒浓度量显著比正常人低,因为当人摄入的硒含量不足时,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就会急剧下降,使得肝脏代谢活动中产生的有害过氧化物不能及时清除,以致使肝脏出现种种病症。

心血管病患者缺硒是引发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定量补硒可保护心肌细胞,防止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性能,调整心律失常,预防心脏的缺血缺氧性损伤。硒还能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黏稠度,活化血液流动状态,减少血栓形成,促进栓塞后损伤的愈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癌症患者 硒可以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阻断癌细胞能量来源。癌细胞的一个能量来源是癌细胞快速的氧酵解速度,是正常细胞的8倍,但硒可以明显抑制这种酵解速度;另一个能量来源是氧化磷酸化过程,硒也能有效抑制它的发展。硒还能减轻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在化疗中降低顺铂对肾、骨髓和肠道的毒性,是理想的顺铂解毒剂。总之,用硒来防癌、治癌、解除癌症患者的疼痛,已得到科学界的肯定。

肠胃道患者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归根到底是消化道内的细菌、自由基等毒素在作祟。硒不但能够清除胃肠内的过氧化物、自由基,还能直接抑制肠道致病菌群,调节胃肠道内环境的平衡,修复和保护黏膜,是治疗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佳品。便秘患者尤为适合。

天脉科学补硒(科学补硒的重要性)-硒宝网

从事有毒有害工种者现代社会由于工业的无序发展,有害物质随意排放,化肥、农药广泛使用,使空气、水体、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着人类健康,如果是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人,定量补硒,更是刻不容缓,因为硒是天然解毒剂,能将损坏人肾脏、生殖腺和中枢神经活动的有害金属离子铅、镉、汞、砷、铊、锡等排出体外,起到解毒和排毒作用,解除环境中有害因素诱发的致畸致癌毒性,大幅度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工作环境或生活中,经常接触电视、电脑、手机等辐射干扰的人,也要补硒,因为补硒可以保护造血系统,最大限制地减少辐射伤害。

青少年、营养不良经常感冒定量补硒可提高红血球的携氧能力,使孩子的大脑得到充足的氧,在繁重的学习中不易疲劳、困倦、精力充沛。硒还能大大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使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补硒4原则

硒是地壳中含量极微的稀有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人体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剂,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此酶可发挥抗氧化作用,是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

缺硒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等严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硒摄入不足不但会使儿童发育受阻,也与心脏病和某些癌症的恶化相关。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也是缺硒之国,约7亿人生活在低硒带,居民每天膳食中硒的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很多人知道硒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怎样补硒。补硒时应遵循“缺多少补多少;定量补充;坚持正确的服用方法;食补为主,药补为辅”4原则。在补硒之前应查明缺硒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补硒。

造成现代人缺硒有5大原因:

1.环境缺硒,粮食、果蔬含硒量少,因摄入不足而引发缺硒。

2.环境污染,大量的二氧化硫会与硒发生化合反应,不利于植物吸收硒。

3.饮食结构不合理,如偏食、挑食等,影响人体对硒的吸收。

4.长期大量饮酒、盲目减肥、上网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人体缺硒。

5.中老年人对硒的吸收能力差、消耗多。

因此,当检查出缺硒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上述因素,在用食物或药物补硒的时候,也要尽可能纠正不良因素。有些人为了养生购买含硒的复合增补剂服用,却并不改掉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大吃大喝、烟酒过度、不爱锻炼,这样补硒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研究发现,维生素E与硒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维生素E和硒都对细胞膜有保护作用,防止红细胞膜、肝线粒体膜等的过氧化破坏反应。特别是硒可增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防止细胞膜变性。有一些实验还证实,硒和维生素E可共同保护细胞膜、细胞核和染色体不受致癌物的伤害。

因此,补硒时请摄入适量的维生素E。

另外,使用富硒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国家正式批准的富硒产品;二是尽量选择通过生物转化的有机硒;三是补硒应在饭前、酒前、服药前或睡前进行。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