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补硒栽培(焉耆盆地富硒耕地分布)
最近听说新疆那边搞了个大调查,花了九年时间,把南疆那边的地皮从头到尾摸了一遍。发现从焉耆盆地一直往西,沿着天山南边走了快一千公里,地下藏着块宝地。这块地里有将近五千万亩土都是天然含硒的,尤其是种地的耕地有一千一百多万亩,占南疆耕地的四分之一还多。
工作人员跑了二十多万平方公里,采了两万多个土样,主要看地里的元素含量。结果挺吓人,除了硒之外,钙和镁这两种元素在绿洲里基本全有,钼也有两成多地。最厉害的是,他们还在五个地方认证了三十万亩国家级天然富硒土地,像是焉耆、博湖这些县都有。现在这些地能正式挂上富硒的牌子,以后种出来的东西也能打富硒的标签。
这回搞调查的是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和西安的地调中心,技术团队用了五年时间跑野外,后面四年整理数据。采集的样本覆盖了五十四种元素,光重金属这些有害的都要测一遍。之前都说南疆地肥,现在终于知道到底肥在哪了。土壤都是碱性的,三分之一多的地PH值超过八点五,不过大部分都很干净,没受污染。
调查还划出了二百多万亩适合种绿色食品的地,主要在焉耆盆地和阿克苏河边上。这些地方磷和钾的含量都不错,种啥都容易成活。现在这些数据会做成地图,给农民和企业参考,往后种地该不该补硒,补多少都有数了。
搞这事总共花了九年,去年刚做完。现在这些数据能帮地方发展农业,尤其是硒产品。像温宿县那边已经有认证的富硒地,农民用那里的土种小麦,最后磨出的面粉检测显示硒含量确实高。不过具体怎么推广还在研究,毕竟改种富硒作物得调整种植方法。
另外还有个发现,南疆牧区的草场不少也是富硒富钙的。如果把牧草营养成分搞上去,养出的牛羊鸡肉蛋都会更有营养。现在已经有企业在试,喂富钼牧草的羊,肉里的矿物质确实多了。但具体效果还要等检测结果。
认证土地的过程挺严格,得经过国家审核。像焉耆那片地从采样到获批花了两年,光土样就送了几十份去验。现在全国有三百多万亩的富硒地被认证,新疆占十分之一,算是挺大的一批。接下来可能还会继续找,说不定后面还能发现更多。
耕地里大部分都是碱性土,虽然对种水稻不太友好,但玉米小麦倒是长得挺好。强碱性的地占了三分之一,不过专家说只要控制好施肥,照样能高产。现在有九十万多亩地被评为了优质耕地,往后这些地会优先用来种经济作物。
整个调查花了好几年,现在数据都整理好了,做成数字地图供人参考。以后搞农业规划时,可以先查这个地图,看看哪块地缺啥元素,再决定种什么最合适。这对以后种有机农产品应该帮助挺大。
最近几年新疆的农产品名气越来越大,红枣、棉花这些卖得都不错。现在有了富硒地,可能往后还能开发新品牌,像富硒葡萄、富硒馕之类的。不过具体怎么弄,还需要企业和政府一起想办法。
搞调查的人说,这数据不光是给现在的农业用,以后搞乡村旅游也能参考。比如在富硒地周边建观光农田,让游客自己体验富硒作物怎么种,这样又能带动旅游收入。不过现在这些都还在规划中,要看执行效果。
总的来说,这回的发现对新疆农业是个大利好。特别是南疆这边,耕地面积本来就大,加上这些天然富硒地,往后说不定能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不过具体怎么发展,还得一步步来,光有好地还不够,得配套技术和市场才行。
现在这些数据都公开了,农民和企业都能查到。要是谁想在这边投资农业,最好先看看地里的元素含量,省得到时候种出来的东西没达到预期,浪费功夫钱。反正科技现在这么发达,种地也要看数据了,不能全凭老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