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补硒仔猪(仔猪环境与饲养管理要点)
仔猪养殖的保健措施需贯穿其整个生长周期,结合环境管理、营养调控、疾病预防等多方面措施,以下为关键要点:
一、初生仔猪的早期保健
1. 基础护理
– 擦干与保温:出生后立即擦干体表黏液,清除口鼻残留物,放入35℃保温箱中,后续根据日龄逐步降低温度(1-3日龄30-32℃,8-15日龄25-28℃)。
– 固定乳头与初乳摄入:人工辅助固定乳头,弱小仔猪优先分配中间乳头,确保24小时内吃足初乳(含免疫球蛋白)。哺乳前用0.2%高锰酸钾清洗母猪乳头。
2. 剪牙断尾与药物预防
– 出生24小时内剪牙、断尾,减少应激和感染风险。
– 三针保健:3日龄、7日龄、21日龄分别肌注头孢类或长效抗生素(如0.5%头孢霉素),预防下痢和链球菌病。
3. 补铁与硒
– 3日龄和21日龄各肌注200mg铁制剂(如右旋糖酐铁),预防贫血;同时补硒,防止白肌病和水肿病。
二、环境与饲养管理
1. 温度与通风
– 保持保育舍温度稳定(断奶后第一周26-28℃),避免昼夜温差过大。加强通风,降低氨气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2. 减少应激
– 断奶时采取“原圈过渡”(保留在原圈7天以上),饲料逐渐过渡(少喂多餐),避免突然更换饲料或频繁转群。
–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电解多维或益生菌,缓解应激反应。
三、营养与免疫调控
1. 营养强化
– 5-7日龄开始诱食,提供高消化率的教槽料,补充赖氨酸、维生素(如维生素E、B族)及微量元素(如锌、铜)。
– 断奶后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促进消化吸收。
2. 疫苗接种
– 母猪免疫:产前40天和15天接种大肠杆菌三价苗、TGE/PED二联苗,提升初乳抗体水平。
– 仔猪免疫:出生后1天内滴鼻或肌注伪狂犬疫苗(0.5头份/头);3日龄口服庆大霉素预防腹泻;断奶后接种猪瘟、链球菌等疫苗。
四、疾病预防与药物干预
1. 药物预防方案
– 哺乳期:3日龄肌注补血剂,5-6日龄饮水中添加补液盐,预防脱水;7日龄后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呼肠舒(100g/100kg饲料),控制细菌感染。
– 保育期:断奶前后饲料中添加支原净(80mg/kg)+阿莫西林(150mg/kg),连用7天,预防呼吸道疾病。
2. 寄生虫控制
– 断奶后2周驱虫(如帝诺玢,50g/100kg饲料),后续每2个月驱虫一次,减少寄生虫对生长的干扰。
五、日常监测与应急处理
1. 健康监测
– 每日观察仔猪采食、排便及精神状态,发现腹泻、消瘦等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 定期检测环境中的病原体(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调整消毒方案。
2. 应急处理
– 腹泻:口服庆大霉素(8万IU/头)或补液盐,严重时肌注卡那霉素(50万IU/头)。
– 呼吸道疾病:使用氟苯尼考或替米考星饮水,配合环境消毒。
总结
仔猪保健需结合“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原则,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用药降低发病率。重点关注初生护理、环境稳定、营养强化及免疫程序执行,同时针对不同生长阶段调整保健策略。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