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面粉价格(智慧农业小麦春管)
春分时节,我市180万亩小麦起身拔节、苍翠欲滴,蕴蓄着丰收在望的秀美画卷。
在王集镇石营村的麦田间,市农业农村局小麦春管“田间课堂”开讲,石营村党支部书记刘慎勇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借力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为麦田追肥追水,保障小麦更好分蘖成穗。
与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合作,以导航精密精量播种机实现种肥同播和滴管同铺,以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随时冲肥冲水……智慧农业护航,是石营村2600余亩优质专用小麦亩均产量高出全市均产100余斤的秘诀。
看着水肥沿着遍布麦田的滴管实现精准滴灌,刘慎勇算了笔账:水肥一体化滴灌相较于传统灌溉模式节约水肥30%以上,加上优质专用小麦每斤比市场价高出0.1元左右,每亩可节本增收200多元。“这些小麦还未下种就有了‘主’,从供种到收获、从管理到销售都有人负责,收获后收入粮仓集中储存,再按需分批送往订单企业。”刘慎勇给出了小麦收获后的去向。
在订单企业——华冠面粉有限公司厂房门口,全市各处驶来的运粮货车排成了长龙。厂房内,液压翻板逐辆将货车顶起,小麦倾泻入卸粮坑,坑内提升机即时运到厂房顶端,经自动过筛、初清后进入生产车间,随即在瑞士布勒面粉生产线上一清、二清、润麦、入磨……这些优质专用小麦直接被“榨干吃净”,变成饺子、面包、馄饨、蛋糕等20余种专用粉,包装后发往全国各地。
“以前一个村就可能有十几个小麦品种,收购起来很难区分,不利于专用粉的生产。”华冠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鹏说,现在与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直接“牵手”,根据需求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实现了“双赢”,“我们日可加工小麦3000吨,种粮户不愁好麦卖不上好价,我们的专用粉品质也有了保障。”
我市拥有100万亩集中连片的富硒土壤资源,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国首批30个天然富硒认定地块之一,是我省唯一获批的天然无公害富硒土地,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农业生产基础稳固,2024年小麦总产量达到19.86亿斤。
多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把“一县一特色产业”作为依托农业资源、壮大面粉食品产业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四优四化”部署和优质小麦“四专”工作,探索出以企业和市场为导向的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模式,不断调整优化小麦种植结构和品质结构,推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培育小麦种植新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依托优质、高产、丰富的小麦资源,目前,我市年面粉加工能力已超过60亿斤,是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国面粉城”,“永城面粉”被命名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进而形成的,是一条田间连接车间、小麦就地转化的产业链条。
在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多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作业,工人们在车间忙碌不停,一批又一批蛋糕、面包、饼干等产品不断下线,打包装车后发往全国各地。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的手撕面包生产线等18条,建成投产现代化速冻食品生产车间,引进并自主研发一系列的国内先进成型、速冻、包装设备,蛋糕、薯片、速冻食品等70余种产品畅销全国、深受欢迎。“以永城面粉加工业为基础,我们把研发创新能力、物流能力、加工能力、品牌渠道能力链接到一起,不断推出高端面制品、有机食品、富硒食品,加速走向高端化、品牌化。”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李永如是说。
近年来,我市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主要抓手,以小麦生产加工为基础,持续强链延链补链,规划建设了食品产业园和富硒食品产业园,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及预制食品、速冻食品、休闲食品,推动食品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迈进,实现了小麦种植、面粉加工与食品产业的无缝衔接。
如今的永城,一粒粒小麦“种”出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麦业全产业链,小麦纷纷“变身”为专用小麦粉、面条、蛋糕、饺子等,成为“跨界新贵”,身价倍增。
目前,我市面粉食品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发展壮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企业差异化发展路径不断明晰:全市已形成在库规上面粉食品企业82家,2024年面粉食品工业产值68.88亿元;经开区入驻食品企业已具备年产20万吨强化营养食品、5万吨含酒饮料和10万吨高档休闲食品的生产能力,坐落豫东、辐射全国的高端休闲食品生产基地初具雏形;有效带动全市种植、养殖、物流、商贸等配套产业发展,带动就业超过2.3万人,让农民实现在“家门口”打工就业增加收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永城从“大粮仓”向“大厨房”“大餐桌”迈进的步伐稳定而铿锵,推动特色县域经济撑起高质量发展的一片天。文/图记者张朋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