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硒药片是治什么的(药用补硒)

硒宝 04-03 10:16 64次浏览

在现实生活和临床工作中,常发现有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希望健康长寿,到处找保健药品吃,可怕的是还有许多人持之以恒数年、十余年地吃,原本健健康康的身体反而吃坏了,甚至吃出了肝硬化腹水,实在是让人担心。门诊诊治过的一位吃保健药品十余年的患者,分享给大家,希望引以为戒。耿先生61岁,非常注重养生,10年前就开始吃保健品,想着可调养身体、补充营养、再者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这样的心愿谁没有呢!耿先生手头宽裕,加上子女孝顺,虽不在近旁照顾,逢年过节也少不了给老人贴补,而他大部分都用来购买保健品了。

补硒药片是治什么的(药用补硒)-硒宝网

保健品出了一茬又一茬,每个广告都言之凿凿,仿佛灵丹妙药一般,耿先生服用过多个品牌的保健品, 品种除有人参、乳灵芝、灵芝孢子粉、鱼肝油、各种维生素外,还有蜂胶维生素E软胶囊、硒药片、华林酸碱平等等,种类繁多,常同时服用6、7种之多,最多时同时服用12种以上保健品,服用保健品就像上了瘾,子女怎么劝也劝不住。如此吃了几年, 出现了四肢酸软、周身乏力、食欲下降的症状,住进了某医院。医生给耿先生做了一些必要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全身皮肤粘膜出现了黄染,通过检查排除了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脏受损,但肝功能明显异常ALT1057IU/L 、AST856IU/L、 GGT214U/L 、ALB48.1g/L、TBIL175.8umol/L、 DBIL26.3umol/L, 甲乙丙戊肝炎标志物皆为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 <500IU/ML,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仅抗核抗体1:100。结合该检查该医院作出了疑似“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医师在住院期间给予了保肝药物治疗,症状确实得到了改善并予以出院,带药继续予以保肝治疗。不过这次肝炎的发病,对肝脏造成了较重的创伤。出院三周后复查 ALT36IU/L、 AST56IU/L、 GGT89IU/L、 TBIL26umol/L ,抗核抗体阴性。乏力、纳差等症状消失。出院之后,耿先生也遵循医嘱,半年三个月的进行随访检查,肝功能一直保持着正常。

经过这一番折腾,耿先生担心起自己的肝脏,保健品反而吃得更起劲,生怕自己吃得不够,此外四处打听, 经人指点, 又吃起据说能保肝养肾的药。

如此一套组合下来,连续吃了四年,期间ALT、AST反复波动,后出现乏力、纳差、下肢浮肿再次入院,经检查,老人双下肢出现凹陷水肿,血白蛋白下降到29g/L,胆红素轻度升高,经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他求医问药到我门诊。耿先生告知他服用保健品已经有10多年了, 经多次检查,各种病毒性指标物皆为阴性,抗核抗体等自身免疫检查也为阴性。我知晓了耿先生的病史及用药情况后,告知他:以后这些东西,你也别吃了,对你没什么好处,保健品有时也不一定保健。你的肝硬化就是因为长期吃各种保健品,导致的药物性肝炎,肝细胞反复破坏最后发展成了成了药物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

补硒药片是治什么的(药用补硒)-硒宝网

此外, 我告知其女儿,老人肝硬化已属肝硬化失代偿期,已发展到一定程度, 需引起重视,并认真治疗,建议住院输白蛋白以及保肝降酶退黄药,听了我的解释, 耿先生的女儿也是明白了很多。我给老人安排了病房住院治疗。开具了药物,在他们离开门诊之际,我还特别叮嘱,那些保健品千万不能再吃了。下面我们来聊聊今天的主题 —— 保健品。

保健品的定义

我国对保健品的定义为: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应特定人群食用,又不以治疗为目的的一类食品。

这类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皆具备的营养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的或不强调的食品的第三种功能,即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故称之为“保健品”。保健品其实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种特殊食品,它不属于药品,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并且在审批和制作流程上,保健品的标准比药品低得多。但是很多“保健品”企业在宣传上总是不断夸大产品的疗效,试图越俎代庖取代药品。有些患者因为相信“保健品”能治病而延误了治疗,甚至导致了死亡。

为何这么多人“痴迷”保健品?

1、科普不到位,病急乱投医

国人对医疗的知识认识还处在非常浅显的地步,很多人都不懂疾病发生的原因,不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也不清楚治疗的基本原则。而在生病时,对治疗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就病急乱投医,相信偏方,相信各种不正规的“专家”,相信虚假广告中的神奇作用而一些慢性病患者,例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等,需要终身服药、终身控制,而这样的医疗方案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许多患者希望找到一种“彻底治愈”的方法,而许多打着能够“清血管”、“降血压”的“保健品”就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就如同我们故事的主人翁耿先生,因为害怕再次入院,选择用保健品来“保”肝,深深陷入了保健品的漩涡。

2、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三甲医院“挤破头”

保健品横行也映射着中国医疗资源的短缺问题。人们在健康时对患病后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持怀疑态度。而在生病后,更是因优质医疗资源的有限,而对看病、就医持失望态度。各大医院“一号难求”,排队挂号的时间往往是医生问诊时间的几十倍。相较而言,保健品的销售人员往往主打“亲情牌”,聊天、送小礼物、聆听患者倾诉、回访等行为极易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就是这样两重天的服务模式和体验,将大量的患者从正规的医院推向了卖保健品商贩手中。

3、狂轰烂炸的营销

你上一次看电视是什么时候呢?在网络新媒体兴起的当下,在被年轻人逐渐忽略掉的传统媒体上,“保健品”广告铺天盖地,长辈们被这些虚假的、夸大的产品宣传不断洗脑。如“温情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就是他们最常用的宣传手段,将广告伪装成电视台的科普节目,以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耿先生的肝硬化与其10多年大剂量多品种地服用保健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后又因为迷信中药的副作用小、对心、肝、肺、肾等具有各种调节作用,沉浸于中药调理中,加速了其肝硬化的进展。

其实,吃保健品,是很多中老年人养生的一个方法, 但是保健品的成分不同, 对每个人的作用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保健品的时候,除了要严格按照保健品上所写的使用标准,同时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不少商家为了让患者感受到保健品的“疗效”,更是在保健品中添加了激素、重金属或者含有二甲双胍、儿茶酚等,长期的大剂量的食用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加重肝脏的负担,造成肝细胞损害 ,虽然有些保健品上面贴着“纯天然”、“中草药”、“无副作用”、“纳米技术”等字眼,但过度食用这些化学成分,反而影响了肝脏的正常排毒,导致体内毒素不断堆积,损坏肝功能的正常运行,使肝功能逐步下降,不断加重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药物性肝硬化。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保健品无法替代正规治疗,更不能擅自停用降压药、降糖药,遵照医嘱服用正规的药物才是关键。很多药物性肝炎与过度服用保健品有关,对于敏感体质的人、肝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来说,切忌乱用或滥用成分不明的保健品。

本文作者为尹有宽医生,内容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代替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文中未标注图片均来自: 正版图片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