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树江苏启东县补硒(启东硒)

硒宝 10-09 18:06 78次浏览

启东市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北侧,三面环水,形似半岛,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也是江苏日出最早的地方。全市陆地总面积1157平方公里,人口116万。这里平原绿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风光秀丽,被誉为“江海明珠”。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启东市连续三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先后荣获全国科技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卫生城市等称号。

启东滨江临海,具有鲜明的江海特色,具体可概括为“四张名片”。

一是海洋经济之乡。启东有闻名遐迩的吕四港。吕四渔场是中国四大渔场,吕四渔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拥有2000余种海产资源,海蜇、紫菜、文蛤、鲳鱼、黄鱼等水产品闻名海内外,海产品产量占江苏省总量的1/3,南通市的1/2。启东还是全国唯一的中华绒螯蟹苗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天然文蛤养殖基地。启东一手揽大江、一手拥沧海,江海风情旅游特色明显。地处长江、黄海、东海三水交汇处的圆陀角,是江苏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这里的海滩风光、海滨浴场、海滩自炊、海上踩文蛤,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特色项目。启东江风海韵的旅游特色可以形象地表述为:吸绿色大氧吧、观东方旭日升、跳海上迪斯科、听空中交响曲。

二是电动工具之乡。启东的电动工具行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崛起于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启东在外经营电动工具人员4.5万人,每年交易额达150多亿元,约占全国电动工具市场交易总额的60%。全国电动工具协会秘书长张传富先生分析,启东天汾人经营的电动工具“全国二分天下有其一”。

三是建筑之乡。启东是江苏省人民0首批命名的“建筑之乡”,建筑业历史悠久。上世纪二十年代,启东的陶桂林在上海开办馥记营造厂,承建了当时上海的最高建筑24层的国际饭店,由此掀开了启东建筑走南闯北的崭新篇章。如今,启东建筑铁军遍布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等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大中城市,并涉足10多个国家,九次荣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先后创出上海市“白玉兰”、江苏省“扬子杯”、北京市“长城杯”等省级名优工程280多项。

四是教育之乡。启东人杰地灵,基础教育全国有名,全省领先。全市拥有国家级示范高中1所,省重点学校8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1所。启东的普通高考成绩历年名列全省前茅,江苏省启东中学连续多年创造了1个班有20个左右的同学考取清华、北大的奇迹,在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创造了“十三金二银”的佳绩,占全省三分之二。

历史沿革

启东市滨江沿海,物源丰富,历史上曾有“粮棉故里,东疆乐土”之说,故谓“启我东疆”而得名。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

北部吕四地区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中部原属海门县;南部原属崇明,称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并分设启东县。1942年9月,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启东县与海门东部及南通县东部地区合并为东南行署管辖区,属苏中四分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启东与海门、南通两县分开,1946年12月再并为东南行署辖区。

1949年1月,启东全境解放,恢复启东县建制,并将原海门东部地区、南通县东部地区并入启东县。1954年9月,又将海门县12个乡并入启东县。同年12月,海门县通兴农场也划归启东县。1989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启东县,设启东市,市0驻汇龙镇。

风土人情

于玉树江苏启东县补硒(启东硒)-硒宝网

吕四民歌具有她独特的风味,吕四民歌高亢激越,如涛涛大江之水响彻鹤城。它的代表作为《不唱山歌心不乐》、《翻身靠了毛泽东》、《打麦号子》、《我们是海上铁姑娘》、《八面风》、《八面威风》、《撑船歌》等三百多首。其中《金丝网银丝网》、《接潮情歌》从鹤城唱到了省府唱到了中南海,中央领导同志盛赞“启东吕四鱼鲜、蟹肥、歌更美”。具有黄海歌王之称的夏阿林从宅头唱到田头,从田头唱到船头,用歌声传播着美的声音,深受渔乡人民欢迎。

行政区划

启东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北岸,是东海、黄海、长江三水交汇之处,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崇启大桥将启东与上海连在一起,从启东市区到上海市区只要30分钟,已彻底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素有“江风海韵北上海”之称。全市面积1157平方公里,人口116万人。

历史沿革:

唐武德三年(620),在此首建准行政机构“吕四场”。

后周显德五年(958),海门建县,域境中、北部属之。

于玉树江苏启东县补硒(启东硒)-硒宝网

清康熙十一年(1672),降海门县为静海乡,并入通州。

乾隆三十三年(1768),划通州19沙、崇明11沙和新涨的10个沙,设置海门直隶厅,上隶于江苏布政使司。

今启东中部地区,时为海门直隶厅的东境。

雍正至光绪初年(1733~1875),长江口北岸的惠安沙、杨家沙、永丰沙等13个沙洲陆续形成并连成一片,因临近崇明岛,称崇明外沙。

光绪二十三年(1897),崇明县设崇海司巡检署于九龙镇(后更名为久隆镇)。

崇明、海门两地间开挖崇海界河,南为崇明外沙,北属海门。

于玉树江苏启东县补硒(启东硒)-硒宝网

同期,通州、海门界河也开挖完成,以南为海门,以北为通东(通州东部)。

今启东分属三地的格局至此形成。

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1912年到1942年属南通县;中部属于海门;南部属崇明,称为“崇明外沙”。

民国9年(1920),崇明县在外沙惠隆镇(今汇龙镇)设行政公署。

民国17年(1928),省政府决议“崇明外沙应即设县分治,定名‘启东’”;中华民国政府决议“准予备案”;启东县成立,县治汇龙镇。

民国22年(1933),启东县隶于江苏省行政第七区。

于玉树江苏启东县补硒(启东硒)-硒宝网

民国25年(1936)隶于江苏行政第四区。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在此建立东南行署。

1946年抗战胜利后,民国县政府随军“回乡”。

1949年,中共解放全境后,另建县建置,先后属南通行政区、南通专区、南通地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

1989年11月13日,国家民政部批复江苏省人民政府(民行批〔1989〕23号),同意启东撤县设市,1989年12月1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设立启东市的通知》(苏政发〔1989〕122号),撤县设市。

  • 暂无推荐